创作者如何与厂商进行合作?完整流程与实战经验分享

前言:完成一桩合作案并不容易

在经营网站上,无论你是想要进行联盟行销、还是想接业配,都少不了要与厂商接洽,而往往这个过程会是最复杂的,要完成一桩合作案并不容易,双方需要来回沟通非常多次。

每次合作都会有差异,且很多环节也会是需要保密的,因此网路上其实找不太到有人会主动分享与厂商合作的细节。不过因为我在谘询中,常常会被问到这件事,所以决定就直接写一篇来分享。

这篇文章,我会用我自己的经验,剖析与厂商合作的大致流程,并分享在每个环节中,通常都会做哪些事情,让创作新手能够对於跟厂商合作更有概念,未来真正要接洽时,会更有信心。

一、初期提案洽谈

在最刚开始,一定会需要进行接洽,而这部份基本上就分成两种:「被动受邀」和「主动提案」。

当你收到厂商邀约…

首先,我们先来讲比较常见的状况,就是厂商会主动向你寄送合作邀请。

而过去在分享如何接业配的文章中,有提到了通常你收到的邀约能够分成两种:

  • 来自行销公司
  • 来自厂商本身

在这部份我认为确认身分会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可以从对方来信的签名档中得知;如果对方没有签名档,我可能就会直接询问 (不过经验上来说没有签名档的会是不太懂网路行销的厂商本身)。

两者没有好坏,只是经验上来说,厂商本身的议价弹性较高,主要可能是因为行销公司本身的预算都是抓死的,例如他们接到某个品牌想要请他们帮忙做行销,行销公司就会开始规划曝光渠道,可能 Youtuber 规划一些、Instagram 规划一些、部落格规划一些,广告预算可能也会先抓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价格就会比较死,甚至有时候收到的邮件内容,会是对方直接报价,就看这个价格你要不要接,不要接就算了,反正他们是广发邮件邀请,也不怕找不到人。

我自己会比较喜欢跟厂商本身谈,通常厂商来信可能会是先跟你介绍他们公司与产品,然後询问看看你有没有合作的意愿与想法,个人认为保留给创作者的弹性是比较大的。

不过厂商本身当然也有分,主要差异会在於对方的团队规模。

通常如果对方团队规模小,甚至有些是一人公司或自由工作者,大部分都比较不重仪式感,可能一通电话聊一聊,如果双方诉求刚好合,马上就可以开始进行合作。

但如果对方是比较大型的团队或公司,跟你对接的通常会是行销窗口,会跟你约线上 (甚至是见面) 谈,他们需要把细节都理清楚,才能够去跟他们主管进行提案。

这个来来回回讨论的时间,通常都会蛮久的,所以我建议你可以准备一份完整的 Sales Kit,把品牌介绍、方案价格都列清楚,可以节省双方来回沟通的时间。

当你主动向厂商提案…

除了被邀请外,我们也能够主动出击。目前我有使用过两种方法:

  • 准备一份完整的 Sales Kit 提案,直接让厂商了解你的品牌,以及你的合作方案与报价。
  • 先寄信介绍自己的品牌,并询问对方有没有合作意愿。

我自己测试後,觉得两者成功率差不多,所以後来我都选择节省邮件来回时间,直接利用第一种方式,针对我想要合作的厂商进行正式邀约。

而比起你被动收到邀请,主动提案的成功率往往会比较低,有几个原因:

  • 厂商认为你的网站或品牌,还没到达他们预估的影响力,与你合作能够获得的效益较小。
  • 目前厂商并不在行销档期内,所以对於以行销为主的外部提案,可能会一律拒绝或无视。
  • 你的提案邮件根本没有被他们看见,可能是对方信太多遗漏了,也可能是跑到垃圾邮箱。

通常如果对方没有意愿与你合作,基本上就不会回信了。你可以选择放弃这间厂商,或是过一段时间後,再试着寄一次信提案看看 (或是选在他们行销档期时进行合作提案)。

如果对方有回信,通常代表对你的提案有兴趣,可能会跟你开一次会确认几个细节,没问题的话就可以签约并开始进行合作,整个专案进度会很快。

二、讨论合作细节

当成功与厂商接洽到,可能就会开始讨论合作方向。

以部落格合作为例,在这个环节中,有几个是一定会讨论到的点:

  • 双方合作方式,像可能是配合单篇部落格文章,或是部落格加上社群分享,有些可能会需要创作者进行内容授权,让他们能够去投放广告。
  • 各个合作方案的报价,若创作者是公司行号的话,还会另外讨论到报价是否含税,以及付款方式是头尾款,还是一次到帐。
  • 厂商对於产品内容的主要诉求,也就是他们希望呈现哪些重点与特色,最常会谈到的就是特定关键字的置入。
  • 创作者的创作方向,是否需要先列出文章大纲。
  • 厂商需置入内容中的导购连结数量与具体位置。
  • 内容可修改次数,以及预计完稿的时间。

大致是以上,其他会谈到的就是比较细节的部分,因个案而订。

至於通常会用什麽管道进行讨论呢?没有一定答案,常见的有:

  • 用邮件彼此来回进行沟通
  • 直接约线上会议讨论清楚
  • 请你拨电话过去进行讨论
  • 双方加通讯软体进行讨论

而不管讨论管道为何,基本上对方最後一定会把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并利用邮件发送给你,主要是为了确保双方的权益,避免未来出现问题时无从考证。

这个流程通常是会花最多时间的,尤其如果你对接的窗口非主管级别,通常他们都需要将讨论结果,在下一次会议中跟主管进行报告,确认没问题後专案才能够继续往下推。而这个会议时间不一定,有时是隔天,有时是这周,有些甚至会需要等到一个月。

三、进行合约签订

在讨论完,并确认合作内容後,会开始进行合约拟订。

之前我有询问过工会的合作律师,如果是与厂商的合作,只要能够清楚知道合作细节,用哪种书面形式呈现都行,所以撇除有些厂商是完全以邮件对话为证不立约外,常见的可能会有:委刊单、合作备忘录、合作同意书、合作协议书、正式合约等等。

至於需要谁来拟订?通常会是邀约合作方来处理,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主动提案,你就会需要拟合约;如果是对方向你提案,就会是他们负责来拟。

不过,如果你属於个体经营者,厂商基本上都会请他们的法务部门直接拟一份比较快。如果遇到真的要你拟,但你又没有法务人员能帮你看,那麽可以试试看先用过去与其他厂商合作的合约来改,改完後再请对方做确认,如果有问题的话,对方通常都会直接提出来,你就再修到双方满意就行。

完成合约拟订之後,双方会进行确认,如果没问题的话,就会开始进行签署,有几种常见的方式:

  • 会寄送一式两份的合约书到你的办公处,你实际签署完後,寄回其中的一份,一份自己留存。
  • 会提供给你电子档合约,需要你下载下来并签署,接着再拍照或扫描回传。
  • 会提供给你电子档合约,你可以利用像是 SmallPDF 这类型的工具进行线上文件签名。
  • 直接利用像是 HelloSign 这类型的线上合约签名工具,寄送签署邀请到你的信箱,你可以直接进行线上签署,完成後双方都能直接收到已签的合约。

虽然电子签名在法律上是具有效益的 (可参考电子签章法),但每个公司的法务个性不同,有些特别谨慎的,还是会要求你一定要手签後再寄回,这部分就也不用太在意,能完成签约就好。

专案合作电子合约
电子合约
专案合作纸本合约
纸本合约

四、开始创作内容

等待签约完毕,创作者就能开始创作内容了 (如果是与厂商沟通分成头尾款支付的话,通常会等到收到头款再开始进行创作)。

至於创作的方式,会因为每位创作者自身风格与内容类型而有所差异,这部分就自行发挥。

不过有几个我觉得可以帮助创作者的在创作更加顺畅的方式,分享一下:

  • 事前先跟厂商拿取关於产品的参考资料,能更加快速理解自身内容要呈现的重点。
  • 站在客户的角度,针对产品整理出一些潜在问题,并条列下来询问厂商,确保资讯传达正确。
  • 询问厂商是否能够提供过去与其他创作者合作过的内容,能够更好抓到厂商想要呈现的感觉。

其实身为创作者,最受不了的就会是厂商改来改去,所以我自己会尽量在创作前,就确认厂商的诉求,并在创作时尽量一次到位,减少後续修改的时间。

五、进行内容审核

当内容创作完成後,一般来说不会直接发布,而是会利用像是 Share a Draft 或 Public Post Preview 这样的外挂,将储存成草稿状态的内容,转换成连结传送给厂商做确认。

经验上来说,厂商大约会在 2~3 天内审查完毕,因为审查内容不用再走到主管那个层级,所以行销窗口自己审一审就行了。幸运的话可能一次过关,但通常都还是会有一些小部分需要修改。

如果刚开始就有确认好厂商需求,不太会有大方向的改变,大多都是修一些小细节:

  • 如果内文中有错字,会请创作者进行修正。
  • 如果有描述方式不精准或情感诉求没到位,可能会需要请创作者做语句的修饰。
  • 如果在品牌或产品介绍上有资讯错误,会请创作者修正成正确的资讯。(常见会是数字误植)
  • 如果有导购连结放置的地方不够明显,可能会请创作者进行调整。

站在创作者的角度,以上这些部分如果厂商要求更改,我会觉得是合理的。而如果你遇到一些想针对你的实际体验感受进行修正,像可能要你把所有负面评论都删掉的,这种就非常不合理。

一般来说,我在前期与厂商沟通时,就会特别强调:

「因目前还没有正式进行产品体验,所以无法保证体验感受一定是正向的。我们会写出最真实的感受,这部份是不开放修改的。若您能接受,我们再进行接下来的合作。」

由此来确保自身内容的真实性,虽然这没有法律规定,但我觉得把控资讯的真实性,是创作者的职业操守,所以我在与厂商合作前一定会提到这一点。

另外还有一个是我比较少遇到,但在像是食品、保健品、保养品等领域厂商会特别重视的地方:

  • 不能强调疗效
  • 不能提到器官
  • 不能夸大不实

所以只要是有疑虑的部分,厂商一定会请你进行修改,避免他们会有相关的法律责任。

六、正式曝光行销

当内容审查後没问题,或是已经进行修正,接下来就可以来正式进行曝光了。

如果是部落格文章,什麽时候发布没什麽差,我都是厂商说没问题後就直接按下发布按钮。当然如果厂商有想要特定的日子发布,我也会选择尊重。

至於如果还需要进行社群分享,我会再跟厂商做一下确认,因为有时候会需要配合他们整个行销活动的档期,甚至有时候需要将你的社群贴文再去下广告预算,所以发布时间就会比较重要。

另外有些厂商可能会想要将你的内容文章分享到他们的粉专,或是於他们品牌下一期的电子报中进行曝光,这些时间也都是会需要与你讨论的。

我目前遇到比较常见的行销方式:

  • 部落格文 + 个人社群贴文 (部分厂商会再帮你下广告)
  • 部落格文 + 个人社群贴文 + 厂商社群贴文
  • 部落格文 + 厂商社群贴文 + 厂商电子报

当然,这没有一定,我也有遇过把我的部落格文拿去下关键字广告的厂商,行销方式都可以再跟厂商讨论,彼此配合。(如果可以,在签约前就谈好会更好)

七、结案/後续追踪

正式曝光後,厂商那边会开始跑请款程序,通常在该月底创作者的款项就会入帐,到这边差不多整个合作案就正式结案了。

而如果你是跟厂商走长期合作的话 (如联盟合作),那麽就会对於後续的成效进行追踪,可能会请你提供文章的每月流量数据,而对方也会提供给你产品的转换成效,并进行分润金额的付款。

当然,有些厂商在进行成效追踪时,可能也会请你这边进行动态调整,例如:请你将导购按钮放在 A 处一个月,再放到 B 处一个月,用来检测放在哪边的成效会比较好。

通常这种长期合约会是一年一签,如果长期来看你的成效不错,且与厂商关系保持得良好,是蛮有机会能够继续合作下去的,对於创作者而言会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与厂商合作可能会遇到的疑问

Q1:跟厂商合作一定要签约吗?

跟厂商合作不一定要签订正式合约,但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通常都至少会列个合作备忘录,以防未来合作上出现争议时能有个参考依据。

Q2:收款的时间点与收款方式?

目前最常见的收款时间,会分成两种:头款/尾款、一次到帐。

如果是走头尾款的方式,通常头款会在签完约後进行支付,收到款项後再开始进行内容创作;而尾款的部分厂商会在审核完发布後,开始进行请款,一般来说当月底就能收到款项。

而支付方式,大多数都是利用直接汇款,所以签约时也会顺便请你提供帐户资讯。

我只有遇过少部分的行销公司,是利用「支票」进行付款,会将支票直接寄送到你的办公处,你需要再拿去银行或邮局进行兑换。

结论:尊重、沟通、换位思考

以上就是与厂商进行专案合作的基本流程了,希望能够帮助到想与厂商合作的你。

而我认为,人与人的相处很多重点是不会变的,如果要有一桩良好的合作,双方的互相尊重、对於诉求的沟通,以及彼此的换位思考,都是不能缺少的。

当然,这边指的并不是「忍让」或「退让」,常常刚开始接案的新手,对於对方提的不合理要求都会选择忍让,但我觉得这在一段合作关系中不是好现象。

新手要学会对自己更有自信,对於自身价值更加肯定,并且在自己专业上更努力,让自己在面对各种合作时,会更有底气,才能真正达到双方平衡,顺利完成每次的合作案。

Share:

给我们留言

Luxury Real Estat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 aring elit sed dllao the eimod tempor inciunt ullaco laboris aliquip alora tolfy alora tolda foucos dondy athlle shalom.

Contact Information

Copyright © 亚格美(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2247号 | 皖ICP备2021015631号